教学工作计划书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课是高级中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生物课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
(二)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方面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与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和改造有益的生物,防除有害的生物。
2.要密切联系各地的自然实际。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别。因此,所选取的植物和动物,既要重视其典型性,又必须尽可能是各地比较常见的,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动植物和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3.选取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三)适当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现代生物科学发展很快,生物课必须重视用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来阐述教学内容,并且适当地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对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和参加工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班级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高二(2)、(3)、(4)三个班级,三个班级人数分别为:46、45、46人,虽然通过班主任,我对个班的现状有了一点了解,但由于生物是从高二开始的起始课程,所以具体情况还不能下定论。
四、教学进度安排
高中阶段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侧重于生命活动的共同规律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新陈代谢及其调节、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既有所分工、又互相衔接,高中生物学是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
高中二年级开设的生物必修课(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计34课时。讲述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生物学基础知识。
如何写工作计划书
工作计划 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计划,用到这种公文。工作计划 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 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不管 其如何分类,计划内容的范围都是“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何种程度”三大项。
■ 工作计划特征和写作特点
1、规划
规划是计划中最宏大的一种:从时间上说,一般都要在三五年以上;从范围上说, 大都是全局性工作或涉及面较广的重要工作项目;从内容和写法上说,往往是粗线条的,比较概括,如《××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省工业结构调整 规划》等。规划是为了对全局或长远工作作出统筹部署,以便明确方向,激发干劲,鼓舞斗志;相对其它计
划类公文而言,规划带有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因而 其内容往往要更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周密的测算,在掌握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党、国家和具体单位的 发展方针确定发展远景和总体目标,然后充分吸收有关意见,以科学的态度,反复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和选择,确定各项指标和措施。
规划的具体写法:规划因具有严肃性,所以一般都是通过“指示性通知”来转发 的,其格式都是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般不必再落款,也不用写成文时间。规划的标题是“四要素”写法: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范围+“规 划”二字。如《××省“八五”期间经济发展规划》。规划的正文一般都比较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前言,即有关的背景材料,也就是制定规划的起因 和缘由。这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因此不能简单地罗列事实,而应把诸多有关情况以过认真地综合、分析,找出其有得因素和不得因素。这样才会使人相信下面所提的 规划目标言之有据,有可靠性。(2)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这是规划的纲领和原则,是在前言的基础上提出的,
因此既要写得鼓舞人心,又要写得坚定有力,要用 精炼的语言,概要地阐述出来。(3)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规划的主体和核心,是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因此任务要提得明确,措施要提得 概括有力。这部分写作通常有两种结构:对于全面规划或任务项目较多的规划,因其各项任务比较独立,没有多少共同的完成措施,一般采用以任务为主线的“并列 式结构”(措施都在各自的任务之后分别提出);对于专题规划或任务较单一的规划,因其任务项目较少而其项目之间的联系又较大,一般采用任务、措施分说的 “分列式结构”。(4)结尾,即远景展望和号召。这部分要写得简短、有力、富有号召力。
2、设想
设想是计划中最粗略的一种:在内容上是初步的,多是不太成熟的想法;在写法上 是概括地、粗线条地勾勒。但时间不一定都是远的,范围也不一定都是宏大的。一般说来,时间长远些的称“设想”;范围较广泛的称为“构想”;时间不太长、范 围也不太大的则称为“思路”或“打算”。设想是为制定某些规划、计划作出准备的,是一些初步想法。设想在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方
面的要求相对差一些,因 为它是为正式的规划或计划作准备,不是给各级领导看的,就是交群众讨论的,不必也没时间考虑得太周密,只要基本成形就可以,且在提出任务或目标时,往往还 有一些简短的论述语句。设想与规划一样,在内容的写法上都是比较原则和概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写得太细、太具体。
设想的具体写法:设想因具有超前性,所以其写作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格式也不 大一样:如果是给领导看的,报给上级,就要严肃一些,随报告报送,不必落款,也不必写行文时间;如果是交给群众讨论的,或者不以通知或报告的形式转发或上 报,就要落款并写明具体行文时间。设想的标题可以是“四要素”,也可以是“三要素”,或省略单位名称,或省略时间期限,还可以是“两要素”省略单位名称和 时间期限,如《关于机构改革的初步设想》。设想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只讲目标、要求的条项并列式写法,适用于时间较长远的“设想”或工作计划的 最初构思或打算。第二种是也按规划、计划、方案或安排的格式结构,只是内容粗略一些的想法,适用于预备性计划,即只是征求意见的“构想”、“思路”或“打 算
3、计划
狭义的计划是广义工作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这个特点表现在,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范围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某一大项重要工作,内容和写法要比规划具体、深入,要比设想正规、细致,要比方案简明、集中,要比安排阔展、概要。
计划的具体写法:计划由于大多以一个单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只在单位内要求执 行,所以一般不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除标题和正文外,往往还要在题下或文后标明“×年×月×日制定”字样,以示郑重。计划的标题也是“四要素”写法,其中 哪一个要素都不应省略。正文写法,由于计划是对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或某一项重要工作的具体要求,所以写作是要比规划和设想都要具体、详细得多。一般包括以 下几方面内容: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