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化学教学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实验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11-14 22:51:56    浏览次数: 717次    栏目:高中化学实验

标签:高中化学实验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每届新生入学时,本人都会对所教授的班级进行《走进高中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问题是“你喜欢化学吗?”,调查显示有96%的学生喜欢化学,因为觉得化学有趣、简单。一个学期以后又做了同样的调查,结果有25%的学生因为化学难学而开始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甚至一些在开学摸底考中被确定为尖子生的学生也出现了滑坡现象,相当部分学生进入化学学习的“困难期”,渐渐地他们认为化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化学的信心,甚至产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会出这样呢?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本人对新一届新生作了一些调查和努力,并期望改变该现象,让学生保持化学的学习热情。

一、 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障碍分析

(一) 教材原因

用“化学课程标准”代替“化学教学大纲”后,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变化非常大。总体是: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降低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的难度,有的知识甚至不作要求(比如最基本的酸碱的概念、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强调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轻视知识结论的教学。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知识的横、纵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提高,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使得原有认知结构不完善并且以形象思维为主(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 的高一学生会感到更多暂时的学习不适应。

(二) 教法的原因

初中教学多以实践或实物直观教学为基础,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由于进入初中的学生没有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直接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与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因此,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本人在调查中体会到大部分男生因为化学需要大量的记忆而畏惧甚至讨厌化学。可想而知初中的化学教学中过于强调记忆。但高中化学教材注重从微观定量的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注重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推导过程、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灵活应用,由于知识面的拓宽,有了更多知识迁移机会。再则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化学的学习。

(三) 教师原因

1、高中教师不了解高一新生的认识特点、学习特征;

不少高三教师回到高一后,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对象已换成才离开初中的学生,因此没有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仍习惯性地按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例如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把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的方法讲得很全面、很深,甚至将氧化还原的配平及电子守恒的相关计算一并教给了学生。学生就感觉很吃力,于是造成基础差,能力差,一届不如一届的现象。调查发现:高一年级教师普遍存在“一步到位”的目标观念,起始教学就是高密度、大容量“门槛”设置太高,结果学生望而生畏,不但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反而将学生“拒之门外”。

2、教师对教材理解挖掘不到位;

高中教师普遍漠视新生的学习基础。很多高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过初中的教材,没有去了解学生究竟在初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仍保留在原有初中生的认识上。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严重脱节,在初中没有讲过的概念、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教师都一带而过,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3、教学思想的老化、陈旧,教学方法机械、死板;

很多教师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当多的课堂教学,教师包办得多,学生参与得少;教师专制的多,学生自主的少,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兴趣,很多教师因为课时量多而逐渐用黑板实验或动画实验替代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从而使化学失去其生动增添了几分枯燥,学生对化学越来越失望,很多学生从因为喜欢化学而努力学习演变为为了学习成绩为了升学而学习化学。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1. 心理原因

有关研究表明: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有三块:分布在小学四年级、初三和高二,其中,高一恰好是两个心智发展高峰之间的低谷,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和角色的转换,高一学生无论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亦或思维发展、认知成熟度上都经历着剧烈的变化。高一新生入学,面对陌生的环境、集体、学习任务和教师,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焦虑同时产生消极心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消极心理:

①把握不住自己所处的位置,心理落差大,无所适从。以前在初中都是班里的佼佼者,现在进入一个新集体,一旦成绩有所波动,便动摇信心。

②好高骛远、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自负倾向。往往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平时学习浮躁懒惰、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不求慎解;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一听就会,一考就慌”,我们戏称为“大明白”。

③自暴自弃。基础知识准备得不足,太多地方看不懂,、听不懂。缺乏学习动力,从而产生畏难厌学心理,因此破罐破摔;

2. 学法原因:

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听命于教师,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阅读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而到了高中,许多学生仍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颇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 具体举措

(一) “望、闻、问、切”了解学情

1. 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

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要对课改后初中科学教材的内容与特点有所了解,高中教师不能单凭原有经验教学,因此有必要认真研读初中教材或进行足内交流的方式来帮助自身了解和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进行复习和补充。例如:现行的初中教材中已经没有“酸、碱、盐”的定义,高中教师在专题1“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这些概念。初中教材已删除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高中化学专题1“原子结构”前须补充。只有熟悉了初中教材,熟悉了新一届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中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合适的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学真正进入课程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下内容是当前初中教学中已删除的内容: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
www.deyou8.com

(4)H2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变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物质的溶解过程;

(8)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10)H2的实验室制法,H2的性质(还原性);

(11)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2)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4)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5)Cl_、SO42—检验;

(16)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

因此在相关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衔接。



2. 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素质情况。



开学初本人对高一新生作了一系列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交流显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