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优网 →教学文章 → 语文教学 → 古诗词阅读 → 《描写冬天的古诗》在线阅读→《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赏析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注释
1、董大:董庭兰,唐代著名音乐家,善弹琴。胡笳:乐器名。这里的“弹胡笳弄”指用琴演奏《胡笳十八拍》这个曲调。房给事:指房琯。因任给事中,故称。史称其好宾客,喜谈论,常在家召集宾客筵宴,听董庭兰弹琴。此诗题目,《河岳英灵集》卷上,《唐文粹》卷十二、《唐诗纪事》卷二十,《唐音》卷四作:“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唐诗纪》卷一百二,《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三作:“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诗品汇》卷三十、《删订<唐诗解>》卷九作:“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文苑英华》卷三百三十四作:“听董庭兰弹琴兼寄房给事”。程千帆先生认为当作“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施蛰存先生则以为当同《河岳英灵集》本。[2]
2、蔡女:蔡琰(文姬)。董卓之乱,蔡琰流落匈奴左贤王部,传说她模仿胡笳声音用琴曲演奏《胡笳十八拍》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拍:乐曲的段落。
3、汉使句:建安十三年(公元207年)曹操派使臣将蔡琰从匈奴赎回。归客,指蔡琰。
4、商弦、角羽:古以宫商角徵羽为五音。摵摵(sè),新华字典2001年修订版读音作shè,风吹叶落声,喻琴声。
5、嘶酸句:形容琴声有如雏雁失群的嘶声,令人心酸悲痛。陆厥诗: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杨越。断绝句:据《梁鼓角横吹曲·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寸断。”形容琴声有如蔡琰母子诀别时悲痛欲绝。
6、乌孙,《汉书·西域传》:武帝时遣江都王刘建女刘细君与乌孙和亲。公主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逻娑:吐蕃城名,今西藏拉萨市。该句言文成、金成公主到吐蕃和亲事。
7、变调:指由前文商、角、羽调变为宫调、徵调。飘洒,言如风雨骤至。
8、迸泉,喷涌的泉水。迸,涌。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飒飒,水声。木末,树梢。
9、东掖垣:房琯居所。唐代给事中属门下省,在禁中东面,亦称左省。掖垣,禁墙也。凤凰池:指中书省所在地,在禁中西面,亦称右省。中书多承宠任,人谓中书省为凤凰池。《晋书·荀勖传》“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怅怅。或有贺之者,勖曰:夺我凤凰池,何贺邪!”青琐门,刻有连环图案加以青色涂饰的宫门。该句化用梁范云《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闼,遥望凤凰池。”
赏析
李颀此诗,约作于公元747-748年(天宝六、七载)间。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所谓“胡笳声”,也就是《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非吹秦胡笳。
这首诗通过董大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来赞赏他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也以此寄房给事(房琯),带有为他得遇知音而高兴的心情。
诗开首不提“董大”而说“蔡女”,起势突兀。蔡女指东汉末年的蔡琰(文姬),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拍,等于段)。三、四两句,是说文姬操琴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的场面,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五、六两句反补一笔,写出文姬操琴时荒凉凄寂的环境,苍苍古戍、沉沉大荒、烽火、白雪,交织成一片黯淡悲凉的气氛,使人越发感到乐声的哀婉动人。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对“胡笳声”的来由和艺术效果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邃的艺术境界。读者要问:如此深挚有情的《胡笳弄》,作为一代名师的董庭兰又弹得如何呢?于是,诗人顺势而下,转入正面叙述。从蔡女到董大,遥隔数百年,一曲琴音,把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
“先拂商弦后角羽”,至“野鹿呦呦走堂下”为第二段。董大弹琴,确实身手不凡。“先拂”句是写弹琴开始时的动作。古琴七弦,配宫、商、角、徵、羽及变宫、变徽为七音。董大轻轻地拂拭琴弦,次序是由商弦到角弦,意为曲调开始时迟缓而低沉。琴声一起,“四郊秋叶”被惊得摵(shè设)摵而下。一个“惊”字,出神入化,极为生动。诗人不由得赞叹起“董夫子”来,说他的演奏简直象是“通神明”,不只惊动了人间,连深山妖精也悄悄地来偷听了。“言迟”两句概括董大的技艺。“言迟更速”、“将往复旋”,指法是如此娴熟,得心应手,那抑扬顿挫的琴音,漾溢着激情,像是从演奏者的胸中流淌出来。
董大的指法使人眼花缭乱,那么琴声究竟如何呢?诗人不从正面着手,却以种种形象的描绘,来烘托那凄恻动听的声音。琴声忽纵忽收时,就像空廓的山间,群鸟散而复聚。曲调低沉时,就像浮云蔽天;清朗时,又像云开日出。嘶哑的琴声,仿佛是失群的雏雁,在暗夜里发出辛酸的哀鸣,嘶酸的音调,正是胡儿恋母声的继续。诗到此忽然宕开一笔,又联想起当年文姬与胡儿诀别时的情景,照应了第一段蔡女琴声,而且以雏雁喻胡儿,更使人感觉到琴音的悲切。接着二句,引自然界景物来反衬琴声的巨大魅力。琴声回荡,河水为之滞流,百鸟为之罢鸣,世间万物都为琴声所感动了,这就是“通神明”了。其实,川不会真静,鸟不会罢鸣,只是因为琴声迷住了听者,“洋洋乎盈耳哉”,唯有琴声而已。诗人接着指出,董大的弹琴不仅仅是动听而已,他还能完美地传递出琴曲的神韵。侧耳细听,那幽咽的声音,充满着汉朝乌孙公主远托异国、唐朝文成公主远度沙尘到逻娑(拉萨的另一音译)那样的异乡哀怨之情。这与蔡女造《胡笳弄》的心情是十分合拍的。
直到“幽音”以下四句,诗人才从正面描写琴声,而且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幽音”是深沉的音,但一经变调,就忽然“飘洒”起来。忽而象“长风吹林”,忽而象雨打屋瓦,忽而象扫过树梢的泉水飒飒而下,忽而象野鹿跑到堂下发出呦呦的鸣声。轻快悠扬,变幻无穷,不禁使听者心醉入迷。
这一段,诗人洋洋洒洒,酣畅淋漓,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董大弹奏《胡笳弄》的情景。由于董大炉火纯青的技艺,蔡女“十八拍”丰富的琴韵得到充分的体现。诗人对董大的赞慕之情,自在不言之中。最后四句,是“兼寄房给事”的。唐朝帝都长安,皇宫面南坐北,禁中左右两掖分别为门下、中书两省。“凤凰池”指的是中书省,青琐门是门下省的阙门。给事中正是门下省之要职。诗没有提人而人在其中,而且暗示其密迩宫廷,官位令人羡艳。最后,诗以赞语作结。房琯不仅才高,而且不重名利,超逸脱略。这样的高人,正日夜盼望着你抱琴而去呢!这里也暗示董庭兰得遇知音,可幸可羡。而李颀对董弹《胡笳弄》的欣赏,以及所作的传神的描摹,自然也非知音莫能为。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首诗关联着三方面──董庭兰、蔡琰和房琯.写董庭兰的技艺,要通过他演奏《胡笳弄》来写。要写《胡笳弄》,便自然和蔡琰联系起来,既联系她的创作,又联系她的身世、经历和她所处的特殊环境。全诗的特色就在于巧妙地把演技、琴声、历史背景以及琴声所再现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笔姿纵横飘逸,忽天上,忽地下,忽历史,忽目前。既周全细致又自然浑成。最后对房给事含蓄的称扬,既为董庭兰祝贺,也多少寄托着作者的一点倾慕之情。李颀此时虽久已去官,但并未忘情宦事,他是非常希望能得遇知音而一显身手的。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