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2017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材料作文

2017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材料作文

    03-14 12:40:34    浏览次数: 234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2017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材料作文,

参考拟题:离传统更近些。

八.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两个行人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结伴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两人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其中一人停下来,在路边买了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挑起两个箱子上路。这样,两人反倒都觉得轻松了很多。

读完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有何启发?有何评论?请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进行构思;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没挑箱子的人是幸运的,但更幸运的是另一个人,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人生旅途中,肯定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参考拟题:1、助人即自助2、双赢的智慧。

九.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按要求所提示的,我们就能立即判断应写成一篇议论文,而且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因而不能写成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的文章,而应从所提供的材料中确定一恰当的中心,并与社会生活挂钩,给予阐发开去。

所提供的这个材料,记叙了一件事。叙事材料应着重分析该事的前因后果,多问几个为什么。如:那位画家先前为何需一年才能卖掉画?门采尔为什么劝他"倒过来试试"?后来那位画家为什么只用一天就卖掉了画?这里"一年"与"一天"的更易,又说明了什么?如能这样审题,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了。

在这基础上,我们就可确立议论的中心了。按所提供的材料,可确立如下几个论点:

1、以质取胜2、磨刀不误砍柴功,3、功到自然成。

"以质取胜"侧重谈产品质量的优劣。"磨刀不误砍柴功"侧重点是要练好基本功。"功到自然成"侧重谈平时努力与最后成功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平时生活的积累,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口味"的论点来写。

十.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十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以事寓理的材料,细细品咂,可以体味出材料中的“窗”应该指人的心窗,“阴暗”应该指失败的阴影、生活的烦恼、人生的失意等,“阳光”既可指外在的物质上的温暖的援助、精神上的温馨的慰藉,也可指自身走出阴影后的敞亮、摆脱烦恼后的澄明。生活是公平的,人生的苦痛往往来自我们自身,尤其是自身的心境。如果封闭了自己的心窗,你只会在阴暗中越陷越深,直至被黑暗吞噬,即使外面有亲情、友情等阳光的普照,但因为你自闭的心窗的阻隔,你的内心也只会暗无天日;如果打开了自己的心窗,你的生活就会一片光明,即使有时也会烟笼雾罩,但因为阳光从开着的心窗射了进来,转眼也会烟消云散、柳暗花明。

十二.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以色列,一位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三种:100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蒲公英。施舍过程中,这位行为学家搞了一个统计,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的乞丐要了100美元,百分之九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一的乞丐要了蒲公英。10年后,这位行为学家对当初接受施舍的乞丐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为:要美元的乞丐基本仍以乞讨为生;要西装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蓝领或白领;而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是材料作文成功的基础。审析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等等。

这个故事里提到的三个年轻乞丐,他们本当都应有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他们对待施舍物的态度各不相同,最终的结果也大不相同。可以看出,材料暗含着批判前者,讴歌后者的思想倾向,由此命题者的意图也就挖掘出来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