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诗:宋诗的代表。词:与辛弃疾齐名。是豪放派的开创者。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 寝: 但: 相与: 闲人: 空明: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 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心境。
2、文中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是 。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2-4句)庭院漫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五、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1、写月光如水景象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本文中心(作者心情):月夜闲游的情调和宁静脱俗的心境。
3、点睛之笔:闲人。
《小石潭记》柳宗元
一、生字注音1、洌 2、坻 3、佁 4、俶 5、翕 6、犬牙差互 7、悄怆幽邃
二、重点解词
1、清洌:2、可百许头: 3、佁然不动: 4、俶尔: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