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二) 答案见六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二) 答案见六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68次    栏目:中考复习资料

标签:中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二) 答案见六,
1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3、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1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1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7、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的人。
18、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本文写法:托物言志。(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诗:宋诗的代表。词:与辛弃疾齐名。是豪放派的开创者。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        寝:        但:       相与:              闲人:             空明: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         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心境。
   2、文中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是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2-4句)庭院漫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五、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1、写月光如水景象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本文中心(作者心情):月夜闲游的情调和宁静脱俗的心境。
3、点睛之笔:闲人。
《小石潭记》柳宗元
   一、生字注音1、洌    2、坻    3、佁    4、俶   5、翕   6、犬牙差互    7、悄怆幽邃
   二、重点解词
1、清洌:          2、可百许头:       3、佁然不动:            4、俶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