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一个问题:一些名著到底出名在哪里?纵观中国文学史,纯粹靠故事情节取胜的屈指可数;近代现代文学作品更是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才可为世人传颂。在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要有相当的文笔。
说实话,有点惭愧,本人从来不擅长运用华丽的词藻。每次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称赞我的文笔很好时,总是会扪心自问,自惭不已。看过很多优美的文章,从朱自清等众名家到身边行文漂亮的同学,每每遇到绚烂多彩的文字总是羡慕不已。偶尔自我安慰,是个白描派的,不屑于虚化的方块。呵呵,感觉自欺欺人啊。
任何的文学名著,都少不了对周遭景物的描写,维妙维俏,方对得起“名著”二字。每当看到成段的景物描写,我便无心再看下去;有时自知最缺的便是于此,硬着头皮看下去,却看得云里雾里,不过秒钟便遗忘带进……唉!看来我是学不上了,更是无力写啥“名著”了。
看了《围城》,对比之前的一些读物,发现比喻确实是个非常好的东西。即便你用得很多,恰如其分的话,也不会嫌多,正如《围城》一般。这种比喻,非有天马行空之想象力不能及。怎样在合适的地方比喻、还有比喻的合适,配合作品中的场景、人物,确实是件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麻烦事儿。我不知道我是否有如此耐心细细推敲,不过若没耐心也就别想成就任何大事儿了。
还有一种添加文采的方法,就是引经据典。我现在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背”的好处。或者之于其他学生,不爱文学不想在这方面有更多建树的,大可不必如此费心;若是有意向文学发展或者希望提高该方面能力的,多多背书,真是有益无害。想那时我多么的反对背书,现在觉得肚子里墨水少了,悔不当初。或者对于国文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背,让人觉得是封建一套了,不分青红便抛弃。我以为,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结果无非为了提升笔力,不应作为硬性,但是绝对必要的方法。人说上下通史,博古论今,也是和背一样,用于日常行文谈吐交流中,彰显素质,知人所不知,他人羡慕,本人自豪。这不是虚荣,是件好事。就像上文说的比喻一个道理,多学多记多用,以备将来,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