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理解“三对重要关系”和明确“两个意义”
(1)三对关系
①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多少与商品价值量无关,除非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能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越多,而价值总量一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增加;又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从而商品的数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乘积增大。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2)两个意义
①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引起商品价值量降低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那为什么个别企业还要千方百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呢?这是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可以获得额外利润。所以,个别企业单独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个别企业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增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从而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例4】〔05年广东综合,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 B. 60元 C. 90元 D. 120元
【例5】(05上海1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存在条件。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违背价值规律就要受到惩罚。它既存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生产的规律和商品交换的规律两部分内容,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
3、对“等价交换原则”的理解:
第一,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交换,是指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的交换。等价交换的原因:因为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的交换,只有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能公平合理,互利互惠,商品交换才能长期进行下去,否则商品交换就要中断。
第二,等价交换在货币产生前表现为价值量相等的两种商品的直接交换,在货币产生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第三,等价交换作为长期趋势而存在,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体趋势和本质上说的,主要是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而不是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这说明,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多次的交换中动态地实现的。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的第一点作用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是把资源向效益好的部门集中,实现部门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价值规律的第二点作用,是把资源向企业内部效益好的生产环节集中,实现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价值规律的第三点作用,就是把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商品生产者)集中,实现企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6.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
(2)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3)“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反过来又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当某产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因为获利极大,就会刺激生产者竞相参与或扩大此产品的生产;当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会退出或缩小此产品的生产。价格的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
(4)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而上下波动是有限的,它不能离开价值这个轴心。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的。所以,“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是相互联系的,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例6】(20xx年春季全国,22,不定项)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
A.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B.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D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P15-16 (对消费者)
(1)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①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②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对生产者) P17
(1)调节生产 注意:单纯的价格调节,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例7】一般来说,下列商品属于互为替代品的是( )
①汽车和火车 ②食品和药品 ③钢铁和水泥 ④牛肉和羊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8】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 )
①追求利润 ②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扩大商品的销路 ④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阅读学习材料:
房价涨幅居全国第三 广州房价增长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