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政治教学高中政治学习方法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及示例

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及示例

    11-14 22:53:34    浏览次数: 761次    栏目: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标签: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及示例,
对策: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一要注意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题干为因,备选项应为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题肢是不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 有没有因果倒置。需要注意的是,有三种情形的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第一,答非所问者不选;第二,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第三,因果颠倒者不选。
  15例:(2003年高考天津卷27题)世界多级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16例:(1990年高考第25题)宗教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原因有
  A、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宗教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C、国际宗教势力的影响 D、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正确答案是AC肢。B肢明显错误,因为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D肢是题干的“果”,而不是题干的“因”。许多考生在答该题时。都误选了D肢,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命题者在这里使用了因果倒置的手法。
  7、同义反复法:这种手法通常是在果因型,或者题干有“说明”、“表明”之类的选择题中,设置重复题干意思的题肢,考生如不仔细辨析,就会错选。对策:解这类题,要注意将题肢和题干逐一比较,舍去不属于题干的原因的题肢,如果是最佳选择题,只能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题肢。
  17例:(2003年江苏高考单选29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
从经济常识看,这句话说明:
  A、农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业现代化就是国民经济现代化
18例:(1995年高考10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正确答案是D肢。政治根源于经济。资产阶级在制定宪法时,之所以要用“全民性”来掩盖其民主的阶级性,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存在形式上平 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其根源在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可见,D肢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是根本原因,A肢是造成上述矛盾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和直接原因。题肢B和C是题干内容的变相重复,或者说都是题干内容的表现和注释,而不是原因。
  8、以偏概全法: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 情形代替所有情形。对策: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 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19例:(1999年高考30题)某地农民刊登广告,聘请城里下岗职工到农村去就业,得到一些下岗职工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果树,开鱼塘,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表明
  A、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B、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C、实现再就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D、城乡差别已不复存在
正确答案是AC肢,BD肢就是以偏概全、片面地看问题。诚然 ,农村某地方确实需要劳动力,有不少就业的机会,但这并不能表明农村就业机会比城市还多,更不能得出因为有少数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就业,城乡差别就不复存在,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9、添枝加叶法: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对策: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 、“任何”、“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20例:(1992年高考不定项选择题)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就是说
  A、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始终是最基本的国家制度 B、在阶级社会里,被统治阶级不可能获得任何民主权利
  C、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和专政总是统一的 D、随着国家的消亡,民主也就不存在了
  正确答案是CD肢。A肢的主干成分是“民主是国家制度”,命题者在句中增加了“始终”一词,这就使观点的正确性发生了变化。因为,民主制度是与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些阶级社会中,只是个别现象,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才真正在世界多数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可见A肢是错误的。又如,B肢也存在着类似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主作为国家权力,总是由统治阶级独享的,但不等于说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自由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不懈地争取自身民主权利而进行斗争,也会迫使资产阶级作些让步,从而获得某些民主自由权利。所以B项是不符合实际的,应予以否定。  
10、似是而非法: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21例:(1996年高考19题)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   
A、和谐就是美和善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C、是亦彼也,彼亦此也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目的是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观点的认识。为增加试题难度,拉开考生档次,命题者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设计出四个相似的题肢,虽然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但考生误选率高达60%。因为,A题肢的美和善、C题肢的“是”与“彼”都是指的一个方面,构不成对立统一;B题肢的“登”与“临”是指实践,是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可见,考生只有对唯物辩证法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并对题肢作仔细的比较、辨析,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11、答非所问法: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识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对策:解答这类试题,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 干无关的题肢,不论其本身的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22例:(1999年高考28题)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主席提 出了加强国际合作,防止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为克服 这场危机自主作出的选择等三点主张。这说明
  A、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正在增强 B、中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
  C、中国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 D、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正确答案是CD肢,AB两肢说法虽然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纯属答非所问,故不可选。
12、舍本求末法: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对策: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23例:(1997年高考17题)1995年初,某些发达国家宣布减少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所欠的债务。而据亚洲开发 银行同年年底发表的统计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为17905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合理的国际分工状况没有改变
  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奉行经济扩张和掠夺的新殖民主义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在逐渐减轻
  正确答案是C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 本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一种表现,本质一定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题干材料指出:“某 些发达国家宣布减少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所欠的债务”。D肢就是据此提出的顺理成章的 干扰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因为,D肢所反映的现象正是发达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这一 本 质的表现。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恩赐和同情,而是为了更进一步加重对发展 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达到1790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一经济现象,从表面看好像是A肢和 B肢造成的,其实它们都不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的根本原因,二者虽然和题干有联系 ,本身也正确,但都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