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2017届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应景意境?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第12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高考标准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共8分)
北斋雨后①
文 风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 ① 此诗为作者熙宁七年(1074)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 近代诗人陈衍认为颔联中“占、寻”两字最为传神,“下得切”,你同意吗?为什么?
(2) 诗人通过雨后情景的描写,主要表现了—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荀子和韩愈都主张人应该加强学习。荀子说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学生可以超过老师,用了两个比喻句“ ”“ ”。韩愈也认为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他说得更直截了当:“是故
,如是而已。”
(2)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煜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都为我们留下了写“愁”的名句。如李煜在《虞美人》的结尾写道:“ ”他用的是比喻;李清照在《声声慢》的末尾则说:“ ”则是直抒胸臆。
上一页 [1] [2]